Search


4800, 5200, 6250

這是我 2016~2018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4800, 5200, 6250

這是我 2016~2018 的年度里程,今年練滿可能會有 6500 吧。

偶爾會笑說在賽場上我已經不是菜鳥,但跑步六年,直到現在每天仍在學習。第一、二年,隨便練隨便進步。第三、四年,規律吃課表順利突破好幾關。第五年,努力多很多,進步剩下一點點。第六年,咬緊牙關什麼都做了,帳面上的進步看不太出來。

馬拉松有撞牆期,而跑步訓練?不要懷疑,也有。

以前的我會特別氣餒,就像去年紐約馬完後四週,就去 CIM 刷了 PR 一樣。今年不是辦不到 (唉唷,說實話真有可能搞砸...|||) 而更像是知道這一切就是過程,而我終究要面對。

連續幾個週期下來,肌肉疲勞、心理狀態等確實造成了很大負擔。同時工作上的責任也越來越多、壓力越來越大,從 25 歲 30 歲,感覺豈止是五年?其實心也累。

我是個難過會收在心裡的人,特別不喜歡讓親朋好友擔心。但謝謝幾個在這段時間突破重圍,捎來訊息的朋友,雖然一直被我打發走( 曰:「我沒事啊,幹嘛?」) 能被惦記著還是讓人覺得心暖。

丹尼爾·徐 前幾天說:「菁英選手每三到五年就會有個低潮,你看 Jordan Hasay 芝馬後大概掛了一年,最近才好轉。 」雖然不是菁英選手,但明白也在經歷相似過程,從老前輩(笑)口中說出來的話,就是會讓人覺得比較心安,但是...

我是覺得我的狀況沒這麼差啦! 😛

好消息是,距離東馬還有 12 週的現在,我已經回到了操場上!時間不剩太多,但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。如果為了證明那一分的天份要花上九十九分的努力,那我就會做好做滿。(Salute to 新科百傑守門員:國倫!)

迄今馬拉松剛好跑了二十場,六大馬也去了五次。

但是明年三月畢竟還是第一次,老爸會站在賽道旁邊幫我加油。

(嗯,老媽說她不想坐飛機,我只好把獎牌帶回家,再不濟也是個杯墊。)

#bringiton
#TokyoMarathon2019
#跟守門員PK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灣出生、台灣長大、在美國工作的市民跑者。正職是工程師,沒受過一天田徑訓練,長大才發現自己喜歡跑步。個人最佳:全馬2小時38分、半馬1小時15分。
View all posts